无需刀斧手,几句话就让人冒冷汗,白帝城刘备与诸葛亮的人性博弈

zqjj707a2

时间 2024年5月6日 预览 11

转载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53845364513899027/

原创 2024-04-05 06:35·江樵品史

公元223年春。诸葛亮匆匆从成都赶到白帝城。

此时的刘备,已经病入膏肓。而此时的蜀汉,同样风雨飘摇。

如果说关羽之死,击破蜀军强盛的神话,那么孟达降魏,便激起蜀人反抗的火苗。而刘备赐刘封死,是为了平息蜀人的愤怒。而此番夷陵倾败,刘备重病,蜀国更有动摇的危险。

这种情况下,白帝城托孤就更加显得意味深长。   

大诸葛亮二十岁的刘备,静静地躺在床上,说出了让诸葛亮猝不及防的一句话:

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  

这一句充满了无尽的忧虑之意,同时也包含了勉励、试探、劝诫、商量和嘱托之情。

首先是肯定了诸葛亮的才能,鼓励他好好干。但将诸葛亮比作曹丕这个篡汉者,多少就有一种威胁之意:你想当乱臣贼子吗?

而“必能安国”,则是指出了当前蜀国内忧外患、动荡不安,若你诸葛亮敢抛弃老刘家和荆州派,想要仅凭一己之力逆转乾坤?难啊!

这一席话,杀意十足,就算一旁没有刀斧手,也足以让人冷汗直流。

当然,就算蜀汉能延续,这副烂摊子也很难收拾,让刘备恨不得向天再借五百年。也不知道没了自己的操持,蜀汉这驾马车还能不能跑下去,所以他不得不放低姿态好好跟诸葛亮商量:继续辅佐刘禅,还是自己代汉自立?

至于诸葛亮能怎么选,结合前后语境,恐怕就不难取舍了。这仿佛是刘备换了一个对话方式,用暗语在一诉衷肠:我很信任你,也不是不给机会,但是看看目前这个环境,劝你还是好自为之吧!

一打一拉之后,诸葛亮就不得不表态了。

表达忠心,接受重托,那么将成为肱骨重臣。否则......

于是诸葛亮被迫作出了此生最重的一次承诺:

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!  

有人说,这是一段君臣际遇、生死相托的佳话。

话虽如此,但接下来,却有两波谜之操作:

刘备死后的那年,诸葛亮就急着操纵将年号改为建兴。照说新君年号应当在即位次年启用,这么做显然不合乎礼制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,对这个尊重先帝的基本礼仪不可能不懂。

十一年后,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。围绕为诸葛亮立庙一事,蜀汉朝廷进行了朝议,但后主刘禅“不听”“不从”,直到诸葛亮死了二十九年后,才勉强同意在成都之外的沔县立庙,并取消所有民间祭祀。

显然,在诸葛亮和刘备父子君臣相得的背后,还有另一场不为人知、颇为激烈的人性博弈。

白帝托孤

刘备到底是不是为国家着想的明君?

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是多重的。

比如说对刘备,我们往往看到的只是其致力复兴汉室的光辉一面,但其隐藏在内心的真实想法显然要狼性得多。

虽然刘备用一系列义举

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